此次化学成分不合格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企业对化学成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据我们了解,生产企业大都不进行化学成分测试,企业送检产品时,大多也仅对物理性能进行检验。
2.在硅酸铝纤维添加填充物。据我们了解,一些企业为了使制品成型,他们在硅酸铝纤维中添加了一些无机粘结剂,从而降低了产品中Al2O3的含量。这种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但其前提是应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因为这会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能。
3.对硅酸铝纤维产品质量的监督不够,对产品标准的宣贯不到位。同岩棉和玻璃棉行业相比,硅酸铝棉行业更松散些,企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之间的差异更大,产品分化更严重。在2007年之前国家对硅酸铝棉保温材料每年都有国家监督抽查,对企业生产起到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相对而言那时的产品质量要好些,这几年企业的质量意识有所放松。建立可行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是必要和紧迫的。
对产品质量,政府、行业协会、生产企业、业主、第三方检测机构、施工企业等各方都在强调加强质量,但是在现实中,生产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能够制约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在评价标准方面,现在的新技术日新月异,但是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严谨的工作,往往需要数年的评估和考核才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系统而适用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建立之前,产品市场难免会经历阵痛。一些其他因素也在影响产品质量,如工艺装备等。新的生产技术往往需要更新其生产装备,对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其更新装备所需要的花费,可能需要数年的生产才能弥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也只能“望洋兴叹”。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同样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如相关政策法规、市场价格、应用技术等。
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产品抽样型式检验活动,既是市场和业主的需求,也是符合产业的发展规律。型式抽检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采用市场加技术的创新方法,推动了行业骨干企业的质量自律。在我们和行业骨干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岩棉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型式检验也在行业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检验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支持,我们也从中积累了经验,为以后更广泛深入的型式检验工作提供了借鉴。
玻璃棉产品和硅酸铝棉产品的抽样型式检验工作,2015年是第一次开展,得到了一些测试数据,对行业状况有了一定了解。我们相信,这些工作如果继续展开,检测范围更深入广泛,势必将引导矿物棉行业的良性竞争,促进矿物棉保温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围绕用户需求,开展以抽样型式检验为主的行业质量提升活动,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行业质量提升,协助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控制,帮助用户评价产品性能,共同推进质量提升和产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扩大产品在市场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