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由于玻璃棉产品生产缺少必要的监督,其处于近乎没有约束的放任状态,玻璃棉产品市场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一些不合格的低价玻璃棉产品甚至销量很好,这就导致了一些企业片面追求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低价恶性竞争的方式进行营销。同时,对一些新产品,如欧文斯科宁公司率先研发的高温玻璃棉毡,由于在这方面尚缺乏技术标准,对该类产品的界定缺乏明确的依据,也没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因此容易在市场容易引起混乱。此外,尽快制订相关技术规范,给出该类产品的明确定义和技术指标要求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对一些企业,其送检的产品是合格的,但是其提供给下游和送检的产品完全不同。而在现实中,下游的工程监理方只需要企业提供质检报告,而没有进行跟踪监管。这样就造成了低价产品在竞争的时候更有优势,引起市场恶性低价竞争。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第三方质检单位,我们深感无力。我们呼吁工程监理方不仅要向厂家索取送检报告,还需要对工地现场的样品实施抽检,由权威第三方出具质检报告,以实现完善的质量跟踪检测。
硅酸铝棉产品质量分析
硅酸铝纤维是以硬质粘土、焦宝石等硅、铝含量高的矿石为主要原料,经电炉熔化、成纤而成的非晶质纤维制品,具有质量轻、热导率低、热稳定性好、耐高温性能好的特点。其安全使用温度可以从600℃到1300℃,可用作工业窑炉的绝热材料、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绝热材料、高温密封绝热材料、高温吸音材料、耐火建筑用材和防火材料、原子反应堆内衬材料等。近几年来,硅酸铝棉纤维绝热材料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硅酸铝纤维的总产量为19.8万吨,2015年我国总产量为55万吨,增加了2.8倍。目前国内有硅酸铝纤维生产线200条左右,主要集中在山东、新疆、河南、湖北等地。
2015年硅酸铝棉绝热材料的抽样型式检验是第一次进行,非常遗憾的是只有4家企业5个产品参加抽检,检验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出行业的整体质量状况,下面仅就发现的问题做一些分析。
本次抽检5个产品,有3个产品不合格,全部是化学成分不合格。
现行国家标准GB/T16400-2003《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将硅酸铝棉分为低温型、标准型、高纯型、高铝型和含锆型5个型号,分别标称1号、2号、3号、4号和5号棉,推荐使用温度从≤800℃到≤1300℃,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5个型号中,除5号棉为含锆型,与其他4个型号的棉不同外,其他4个型号的硅酸铝棉使用温度都与化学成分中Al2O3含量和硅铝合量有关,Al2O3含量和硅铝合量越高,对应的使用温度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