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此次参加抽样型式检验的企业有39家,这39家企业装备水平、产能规模、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代表了我国矿物棉生产的最高水平。此次抽样型式检验是2007年玻璃棉产品国家监督抽查之后,8年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产品抽样检验。
■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为切实贯彻《岩棉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加强岩棉生产的质量控制,促进岩棉行业的健康发展,2013年和2014年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连续两年对建筑外墙外保温岩棉产品进行了抽样型式检验,抽样覆盖全国岩棉主要生产企业。在此基础之上,2015年质检中心将型式检验的抽样产品范围扩展到了岩棉、玻璃棉和硅酸铝棉产品。本次抽样型式检验抽样企业38家,抽样产品85个批次,抽样企业遍布全国8省3个直辖市,抽样企业的总产能分别为:岩棉产品125万吨,玻璃棉产品35万吨,硅酸铝棉产品20万吨,分别占岩棉、玻璃棉和硅酸铝棉总产能的63%、68%和36%(抽样结果下期公布)。
在本次抽检中,岩棉产品的合格率最高,约为98%,相比之下,2013年和2014年岩棉产品的抽样合格率分别为78%和97%。玻璃棉和硅酸铝棉产品今年是第一次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1%和40%。
此次参加抽样型式检验的企业有39家,这39家企业装备水平、产能规模、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代表了我国矿物棉生产的最高水平。一些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技术也在这些厂家得以应用,如富氧燃烧技术、烟气焚烧及余热利用技术、四辊离心成纤技术和高速高精度无尘切割技术等。此外,很多企业还为生产线配置了先进的生产装备,如全自动烟气脱硫装置和全自动打包叠板系统等。这些新技术新装置的应用,尤其是在岩棉新建生产线上的应用,带动了我国岩棉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使我国岩棉生产技术接近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抽样型式检验属非强制性检验,采取企业自愿参加的方式。此次检验也得到了行业内骨干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表现出对自己产品质量的信心和对市场秩序维护的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行业中还有少部分企业没有参加抽检。作为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我们经过调查,对其不参与抽检的原因有了一定认识,对其不参与抽检的选择也保持了尊重的态度。然而,这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必须要重视的。例如,这些企业有的缺乏有效监管;有些生产环境较差,对环境的污染较大;有些企业生产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低劣,进而使用压低价格的方式进行营销,同时利用社会对矿物棉产品认识不足的漏洞。以上现象可能在任何行业都存在,但是其危害却不容忽视,对这部分企业的监管是有关部门今后需要认真研究应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