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墙外保温系统开裂、渗漏、空鼓、脱落
1、现象描述
外墙外保温装饰面层开裂是目前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外观质量,且随着裂缝发展,雨水渗入,外墙装饰面层或保温层出现空鼓甚至脱落(如图1.1所示)。同时外墙裂缝也是雨水渗入室内,造成内墙面发霉、脱落的主要原因(如图1.2所示)。
2、原因分析
2.1 保温板、胶粘剂、锚栓等外墙保温系统所用材料质量不合格。
2.2 保温板粘贴面积、锚栓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对于较重的复合保温板,当通过胶粘剂和锚栓固定不足以支承保温板重量时,未加设托架。
2.3 外墙砌体上未做保温层基层抹灰,直接将保温板粘贴在砌体上,造成保温板空鼓。
2.4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板接缝处、门窗套、凸窗、雨棚、挑台及阴阳角处、外露挂件根部等部位开裂,外墙模板穿墙螺栓孔封堵不密实,引起墙体渗漏。
2.5 抹灰层未按规定加设耐碱玻璃纤维布等防开裂措施。
3、防治措施
3.1 设计措施
3.1.1 外墙外保温设计时,应优先采用保温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案。外墙装饰面层宜选用涂料、饰面砂浆等轻质材料,不宜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
3.1.2 设计时应根据保温材料单位面积重量,通过计算确定保温层与基层粘贴面积、锚栓规格及单位面积锚栓数量。每平方米锚栓数量尚应符合以下要求:建筑高度20m以下4个、建筑高度20~50m时5个、建筑高度50~90m时9个、建筑高度90m以上11个。尤其是楼间距过小到几米宽的楼间过道部位的山墙及山墙大角两侧,考虑瞬间负风压,应增加锚钉数量。
3.1.3 经计算,通过粘贴、锚栓仍不足以支撑保温材料重量时,应明确采用的托架规格、水平间距及竖向间距。
3.1.4 外墙外保温系统宜采用双层玻纤网,面层胶浆总厚度应为4~6mm。
3.1.5 外墙需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固定架、承托架应固定到基层上,严禁直接固定在面层或保温层上,固定架、承托架根部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
3.1.6 外墙保温板不应直接粘贴在砌体上,应抹底灰找平后再粘贴。抹灰层应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抹灰后,应在砌体与混凝土构件的接缝处,刷一道防水材料,沿接缝两侧各150mm宽。
3.1.7 外窗台保温层下部应加设两个角钢托架,并在角钢上部焊接2φ6钢筋。